我的电子设备

记录一下用过的电子设备

手机

  1. Nokia 1682C
    高中时零花钱抠出来的,百元机搭配经典的 5 元 30M ,挂 Web QQ、偷菜、抢车位,用着还是满开心的。
  2. Nokia 5233
    高考后直奔手机店,不过当时知道的天少,还没有听过安卓,阉割型号,没有 WIFI,只能说能用,很不满意,大概花了 1300 来着,掏空了我的存钱罐。
  3. Xperia S LT26i
    使用 5233 时,虽不是很满意但还自认为是 Nokia 粉,直到 Nokia 没有选择 MeeGo / Android 而是选择 Windows Phone,我也是痛骂木马,粉转路。
    之后便投奔了第二喜欢的品牌,信仰牌,当时还是索尼爱立信, 2000 多买的水货,透明带很好看,三个实体键也别具一格,整体使用周期内比较满意
  4. Xperia Z1 Compact
    淘宝买的港行,卖家说原封,到手发现配件不对,感觉被骗,电话卖家同意退货,就退了,摸了一天,之后每每想到时都有些怀念
  5. Meizu MX4
    退了 Z1 Compact 后,去实体店逛了逛,被 MX4 的圆圈 Home 键圈粉。
    使用的感觉是虽然 Flyme 系统挺好看,但是用起来有一种开发者教我用 Android 的感觉,很是不爽,后不小心一屁股坐弯。
    不喜欢 Flyme 的系统,就没再考虑过魅族
  6. Xperia Z5
    买的港水,火龙 810 ,懂得都懂,但是能用,最后也是坚持用了两年。
  7. Xperia XZ Premium
    第一次直接国行充值信仰,到手后直接刷港版的系统,很是方便,骁龙 835 很给力,体验较佳,但是 4K 屏体验起来只能说是噱头,没感觉和其他同期屏幕有明显差异。
    当时还想着换机三标准
    • 购机两年后
    • 直屏
    • 非突起摄像头
  8. 一加 7T Pro 2019.11.11 - 2023.06.18
    VIVO NEX 发布时升降摄像头 + 全面屏我直接种草,三标准直接砍掉两条(大法的摄像头都是突起的了),不过当时 835 的 XZP 还是当打之年,便又观望了一年,双十一看见同样升降 + 全面屏的一加 7T Pro,直接开冲。
    到手后对比 XZP 直接是震撼的冲击,除了屏幕膜难贴以外没啥缺点,屏幕的素质也很高,个人使用最满意的一款手机。
    855 Plus 也是十分能打,限制继续用下去的只是电池。
  9. 红魔 8 Pro+
    无挖孔的屏幕用着非常的舒服,便不想换挖孔屏了,可惜没有厂商继续出升降摄像头的机器了,改为了屏下赛道,最开始的小米 MIX4 听说效果一般,以及当时手持 855+ 的性能仍然够用,便选择等待技术迭代。
    然后就看到了努比亚发布的红魔 8 Pro,首先就是方正的造型 + 直角的屏幕非常对我的胃口,8 Gen2 也已经检验没有翻车,看了三年多的 7T Pro ,确实腻了,特意看了好几个发售前评测,都说是屏下真 · 毫无痕迹,直接冲了首发。
    本来想买6000 毫安 Pro 版本,可惜首发时这个版本根本抢不到,买了 Pro+ 的版本,+ 版本主要是快充高达 165w 但是电池小了 1000 毫安,有些反向升级的意思。
    到手后的实际体验,屏下的挖孔暗色背景是可见的,部分场景还会发绿,终于意识到售前评测都是商单,并不可信。
    屏幕方面分辨率为 2480 x 1116 略低,够用但不够细腻,以及屏幕略有些偏绿(后来了解到是 OLED 的通病)。
    最后在 7 天内选择了退货,决定性的原因是当时版本的系统无法正常使用 YouTube 与 Twitter,闪退卡屏频繁到根本不能用的程度。
    不过作为游戏手机,红魔 8 Pro 的两颗肩键我是非常的喜欢,略有怀念。
  10. 一加 11
    体验过了 8 Gen2 之后,便一直关注上市的机器,大家都是挖孔,略微是提不起换机的欲望,本来是打算再等一代了。
    但是京东 6.18 时一加 11 16 + 512 促销 4000 块,还支持 24 期免息,没按住手。
    遥想一加 11 发布时我的评价是 “抄袭三星的后置摄像头延伸到边框的设计丑出天际,不带眼睛的才会买” ,但这价格让我把眼睛扔家里了。
    实际到手观感比图片要好一些,但还是丑,不过一壳遮百丑,还算是可以接受的方面,不得不说裸机的手感确实顺滑。
    屏幕素质与 7T Pro 约为平替,而且添置了挖孔,实际体验下降,比例也更为修长,玩的游戏出现了小黑边,外加摄像头的存在导致很多场景会强制显示通知栏,设置里有调整的选项,但是并不是所有 APP 都能生效。
    7T Pro 我给五星,11 只会给 3.5 星吧。
    续航一般,根据游戏时间不同大概亮屏 6-7 个小时便剩余 15% ,但相比用了三年的 7T Pro 提升巨大,100W 快充也是嘎嘎快(可惜是私有协议,支持 PD 100W 的不支持 VOOC ,一加自己的充电头 PD 上不了 100W ,手机 PD 只支持 18W 输入)

心水过的手机

  • Nokia N9 当时还是学生党,冲不动 Nokia 旗舰
  • Xperia Z
  • VIVO NEX
  • Xperia 1 V 太 TM 贵了

平板

  • iPad Mini
  • iPad Air
  • iPad Pro 11 2020
    可能是因为我苹果设备只有平板的原因,三度尝试 iPad 都是觉得限制太多,用起来很不方便,外加平板自身吃灰属性,最后都二手出掉了。
    Pro 卖给了同事,看他用的情况,两个月比我两年用的还多。
    至于安卓平板,三星的太贵,其他家不用旗舰 CPU ,没有买过。

笔记本

  • SONY VAIO E
    i5 480M + ATI HD5650
    用了五年,还是在电脑城买的。
    现在的评价是年少无知,充了信仰。
    但是当时用着还是很开心的,笔记本退休了,SONY 牌的电脑包还在用。

  • XPS 13
    i7 6500U 8+256
    用了近 7 年后一看颜值依然能打,也是我非常满意的消费。

  • ASUS Pro DUO 13 2022
    i7 12700H 16+512
    用 XPS 就想如果没有下巴就好了,后来 DELL 出了新款 XPS ,真的没有了,但是价格太美丽,按住了手。
    由于有台式机,所以基本上没有换笔记本的需求,就一直随缘观望,最后是被双屏的 ASUS Pro DUO 种草,2022 款优化了副屏支架与散热出风口,用上了不挤牙膏的 Intel 12 代,趁着春节回家要用的时间入手了。
    双屏用起来体验很好,因为是主屏 OLED 副屏 IPS 所以略有色差,但只要不是一个窗口同时分割在主副两屏内就没有观感差异。
    个人只是轻量使用需求,性能足够,估计又可以是一个 7 年。
    缺点一是电池续航拉跨,满电显示可用 3 小时,我的还是集显版,产品也没有标注电池容量与带独显版本存在区别,不知道测评视频办公续航 7H 是怎么测的。
    缺点二是虽整机价格已达万元,但屏幕并不是顶级 OLED,到手后我特意去商场逛了一圈,与苹果 Macbook 存在差距,与小米、自家中端 OLED 是一个水准。